“的哥”变老板,武汉也有
添加时间:2025-03-14 14:36:51
来源:
扬子晚报网10月26日讯(记者徐媛园)6年前出门打车,大家唯一的选择方式是出租车,那种烈日或暴雨下苦苦等车的经历,让人不堪回首;6年之后,以滴滴出行为代表的网约车平台的出现,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出行方式。网约车所改变的,远不止出行的业态,有人的命运也随之转向。四年前,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殷浩的时候,他还是个出租车司机,现在,他已经成为南京卓迅汽车租赁公司副总经理,分公司遍布全国,管理近3000名网约车司机。他是中国的士司机出来开办专车公司的第一人,创业故事还被收录进了孔子学院教材——《中国人的生活故事》。
,
“老司机”的转身:我的车子合同还没到期,但我不能再等了
时间倒回六年前,开了19年出租车的殷浩已经凭借着文笔颇佳的《的哥日记》,成为“的哥”中的“网红”。他的日记在空间里每天的阅读量超过32万,并通过“微博约车”积累了大量优质客源。但在采访间隙,他说自己依旧在为前路苦恼。因为出租车司机挣的都是“辛苦钱”,一天工作14个小时,他不知道自己的这种体力还能撑多久。
但那个时候,他便已经感受到打车变革的“前奏”。彼时,南京已有多款打车软件在悄悄试水,殷浩嗅到了一丝不同的味道,但还没等他回过神来,滴滴、快的、优步便马不停蹄地开始抢占市场。2014年4月1日,殷浩开的那辆出租车合同还未到期,便果断将车托给二驾,注册了专车公司:"我不能再等了,没时间了。"
网约车市场正方兴未艾,殷浩觉得机会来了。因为深知出租车的“弊病”,他成立公司后,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取消份子钱“以租代售”。此前南京的出租车市场,出租车司机每个月要向公司缴纳7200元份子钱,但一辆车的成本可能不到10万元。而殷浩承诺,每位司机来他的公司开车,每个月只要还这辆车的贷款即可,其他什么费用都不用交。“贷款还完了,这辆车就是你的。”由于没有任何成本,司机们还能拿到平台的奖励,大家干劲十足,有的司机不到半年就还清了车子贷款。短短两个月,殷浩南京的公司车辆就飙到1000多辆,卓迅公司业务也已是南京第一。两年后,他在常州成立了第一家分公司,17年,徐州、西安、成都……全国分公司数量达到17个。
记者了解到,依托互联网约租车平台“滴滴专车”,介入城市客运的契机,为这个时代的很多劳动者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。在这个平台上,有辞职带娃的家庭主妇,有来“大城市”赚钱养家的外地人,有需要照顾老人的孝顺子女,也有闲得在家找不到人说话的“房二代”……很多人需要的是灵活的时间,但却找不到价格合理、不需要坐班又有尊严感的工作,但“专车”的出现解决了部分人的需求。
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,殷浩坦言要感谢时代的眷顾。同时,他坚信网约车行业的美好未来。尤其是滴滴近期不断升级录音、短信报警、黑名单机制等一系列安全科技产品后,无论司机还是乘客,都对出行这个复杂的场景多了一份安全信心和保障。
殷浩的故事,是中国出租车在移动出行的影响下,向网约车的形式多元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个体故事,其实在滴滴平台上,有许许多多像殷浩一样的人,乘着移动出行的东风,完成了身份转换,重新创业或就业。
武汉出租车论坛:
这是南京的哥变老板的故事,武汉出租车行业也有。武汉有两名的哥,一名现在正管理着有相当规模的汽车租赁公司,另一名的哥现在也管理着上千名网约车司机,这都是现代的故事。在武汉出租车行业,这种成功的进行身份转换的故事过去也有之,武汉出租车盛源、国兴等公司的老板,过去曾都是的哥,现在都是身价上亿的出租车公司的老板。与盛源国兴老板同时起步的,现在仍是的哥的也有之,为什么相同的起点,不一样的终点?
老天总是善待用心用功之人。面对客运市场的变化,有的人总在抱怨,有的人在埋头求变。抱怨的人总在抱怨的泥潭中不能自拨,求变的人总在理想的道路上前行。当网约车出来时,行业大多数人在抱怨,但少数人在思考求变,即顺应网约车这个潮流闯出一片天地来,这就是身份的转换。期望政策保护,你只能是个糊自己口的打工仔;在市场的潮流中争上游,你会成为糊别人口的老板。
这些故事说明一个道理,人只要有追求,终会接近或实现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