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生活不费劲指南
添加时间:2025-03-05 22:44:41
来源:
你关于一座城市的印象,是由什么构建的?
只去过一次上海的妈妈在电话里说,二十四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很神奇,早晨五点就有热豆浆;
在长沙读了四年大学的朋友说,她被改造了味蕾,想到长沙,就是半夜两点还堵车的解放西路和茶颜悦色;
毕业第一份工作在广州的编辑,把热带城市当成了第二故乡,永远想念长夏无冬的气候,和公司楼下的甜品店……
卡尔维诺在《看不见的城市》里写:“人们初次抵达的时候,城市是一种模样,而永远离别的时候,她又是另一种模样。”
归根结底,我们爱一座城市,是在爱它的风土人情,爱它的鼎沸红尘。
我们在城市里安置情绪,这是城市对于我们的改造,也同样是我们关于城市私密而温情的记忆。
图片
曾经,“逃离北上广”、“大城一个卫生间小城一套房”等话题,总能引爆社交平台。
几年过去,“逃离”的人又重新回到城市。
越来越多的人,已经离不开它带来的便利、舒适和美好。
你对城市生活有什么感受?
这一次,小妹和一些读者聊了聊,听他们谈在城市中感受到的人间烟火气。
“在他乡闯荡,我们都是流浪诗人。”
图片
每周五下班,我都会从小区旁边的花店带回一捧花。
至于买什么,看季节,也看我心情。
如果心情不错工作顺利,就买一捧混合玫瑰;
如果最近生活不太开心,就买一小束洋甘菊;
粉色龙胆开的时间最久,白色的大束满天星可以放在灯下,晚上好像真的会发光。
每次捧着一束花走回家,一整周工作的焦虑情绪,都没有了。
图片
图片
年前,妈妈检查出心脏有问题,需要做支架手术。
她住院时,我无比庆幸自己买了现在居住的房子。
小区离医院很近,走路大概十五分钟。
我可以上班前去一趟医院,下班后再去一趟。
哪怕不能做什么,看看也安心。
做完手术后,妈妈不爱吃医院的饭菜,还需要各种忌口。
我总是在家做好了营养餐,然后送过去。
送到医院的时候,汤和菜还都是热的。
最近去复查,医生说恢复得不错,悬了那么久的心,终于能放下一点了。
图片
鸡娃鸡娃,鸡的不是娃,是家长。
我家两个娃,对家长的折磨更甚。
周末一到,胜似打仗。
大宝四年级,周六上午奥数,下午英语;周日上午拉丁舞,下午滑冰。
小宝幼儿园,周六上午绘画,下午足球,晚上在家学编程。
为了接送两个小孩,我和老公安排了紧密的时间表。
周六早上,先送大宝去奥数班,然后送小宝去学画画。
在门口苦等两小时,然后接上小宝,再带大宝回家。
下午又这么重复一遍,有时候困得不行,我和老公会去辅导班楼下的咖啡店一人干一杯。
幸亏他俩上课的楼,离得很近。
如果远,我一上午在路上就要三四个小时。
有了孩子后,我算是知道了,幸福不是别的,幸福就是家到孩子学校的距离。
图片
图片
原来住在一个周围特别光秃秃的小区。
新开一家沙县小吃,是轰动整栋楼的新闻。
想出门看个电影,距离最近的电影院——10公里。
周末能约出来看电影的朋友,简直是生死之交。
后来咬咬牙,痛定思痛,搬到了另一个小区。
周末和朋友约会,再也不用扒拉着地图,找一个距离两个人差不多,还能同时看电影、吃饭的地方。
小区附近就是一个综合商场,吃饭、逛街、咖啡馆、电影院、鬼屋、猫咖……好玩的简直不要太多。
周边配套,才是幸福的关键